永续经营|2023.09.19
疫后36%部落儿有慢性病!医吁重视忧郁症「6特性」情绪也是主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COVID-19疫情使得全球焦虑、忧郁指数提升了25%。而肯爱协会在疫情后也针对长期认助的234个脆弱家庭进行调查,发现确实有许多家庭陷入情绪困境,而且不只有家长,孩子也深受影响。
此外,部落儿童疫后慢性病比例更高达36%。肯爱协会秘书长苏禾分析主要有3个原因可能会促使这些孩子陷入慢性病风险中,而其中之一就与情绪问题有关,并提及忧郁症的6大特性,希望民众能更重视忧郁症、自杀防治以及儿童创伤疗愈。
脆弱家庭忧郁症比例31% 家长、孩子都受影响
COVID-19疫情后肯爱协会针对234个脆弱家庭进行调查,发现31%有忧郁症问题,而躁郁症为21%、身心障碍3%、无症状45%。苏禾秘书长表示,在忧郁症家庭中,除了家长可能陷入情感性疾患外,儿童也面临情绪困境、发展障碍(如:自闭、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等)。
部落儿童疫后慢性病比例36% 分析有3原因所致
情绪问题不只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还有可能引发生理疾病。联新国际医院家医科主任康晓妍指出,压力可能会引发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免疫功能失调、糖尿病等。
而肯爱协会也发现部落儿童疫后慢性病比例高达36%,其中包括肾脏病、心脏病、糖尿病等。苏禾秘书长表示,事实上很难相信一个小孩子怎么会有肾脏病、心脏病、糖尿病等,但这些孩子却实际呈现,经过了解后发现有以下3个原因可能会促使孩子陷入慢性病中,包含:
- 疫情后家庭关系变化大(如:父母离婚)
- 长期营养不良、饮食问题(如:天天吃泡面)等
- 孩子情绪影响,焦虑、儿童创伤没有获得疗愈
忧郁症有6大特性 重视忧郁、自杀防治、儿童创伤
若在儿童时期创伤就未能及时疗愈,后续可能会导致发展障碍、情绪疾患等。除了儿童创伤外,31%家庭有忧郁症情形也是值得关注的部分,而儿童创伤未能疗愈后续也有忧郁症的风险。对此,苏禾秘书长提出忧郁症6大特性,提醒民众重视忧郁症、自杀防治:
- 主观性:忧郁症为主观判定的疾病,目前没有任何医疗仪器可以检测、判定,往往需要非常好的医病关系以及个案表述,才能让医师、身边的人更了解患者的状况,主观同理与客观对应都非常重要。
- 复杂性:忧郁症将面临生理、心理、行为、认知等多元困境,除西方医学、心理学外,需要更多元的疗愈方式。
- 多变性:忧郁症有有潜伏期、塑病期、触病期、发展期,小时候的一个创伤如何好发成忧郁症,整个过程非常多变,除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须同步合作。
- 及时性:儿童的大脑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情绪调节与照护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儿童创伤能及时疗愈,将能进一步避免疾病化发展。
- 教育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2年起,在全球发起推动情绪教育计划,英美、丹麦、挪威、新加坡等国已纳入正式教育体制,但台湾尚未体制化。
- 迫切性:WHO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忧郁症于2030年将成为第一大失能疾病,而在台湾也受到MeToo、COCO李玟自杀事件等影响,应拉高忧郁症及儿童创伤疗育的重要性。
苏禾秘书长表示,距离WHO所说的2030年还有7年的时间,希望可以一起重视忧郁症、自杀防治以及儿童创伤疗愈,在忧郁症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困难之前一起找到一条更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