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尼泊尔的义诊经历,让许诗典院长更加坚定“无国界医疗”的理念。
图二/医疗无国界,尼泊尔义诊展现医者无私的爱。
图三/许诗典院长致力推动建置智慧病房,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对自身健康有全方位的瞭解。
图四/对生命的奉献与执着,许诗典院长获颁医师典范、生命奖章等殊荣。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联新国际医院执行院长许诗典从医以来秉持的信念。他多次奔走国内外召集医疗团,积极整合医疗资源,领队进行国际义诊,并发挥医疗创意,推动智慧医疗服务,致力实现“公民医疗”的理念。
许诗典从小成长于医生世家,但成为医生并非他初始心目中的首选,直到接触史怀哲在非洲奉献的事蹟,才确立了行医志向。之后更选择公共卫生、社区医学等领域,为往后国际义诊、国内社区医疗闢出新路。
克服磨练 百日备足临床经验
“年少时懵懵懂懂,最终还是听从父母安排,走向学医之路。”许诗典笑说,退伍后开始当医生,起初的3个月相当辛苦,曾经两人各自轮一天单独看诊,1个月甚至还需要值10至15个夜班,但他都一一克服,并将磨练化为经验,增进自己的医学知识。
因许诗典日积月累、积极精进医术,2006年当时的坜新医院(现为联新国际医院)响应参与尼泊尔医疗援助计画,决定交由许诗典带队执行。虽然从决定到成行只有短短百馀天,但充满热忱的他,为了充实更多不同科别临床经验,努力奔走院内各科室,为的是在义诊时能准备充足、帮助到更多人。
走出白色巨塔 尼泊尔义诊13年
2007年,许诗典踏上义诊之路,开始与尼泊尔长达13年的缘分,每年都随医疗团义诊,并在当地成立台湾唯一常驻医疗中心,许诗典也时常以“医者无疆、爱无国界”这句话,与从事医疗工作的同业共勉。
许诗典回忆义诊过往,迄今点滴仍历历在目,有惊奇、有惋惜、有感动,让他难以忘怀。抵达第一天看诊就多达350位患者,天黑的教室没有电灯,只能用头照灯继续诊疗。尼泊尔山区居民有半数是文盲,曾有名妇女在一晚就把整个月的维他命全部吃完,让许诗典正视当地居民无法看懂药籤文字的大问题。为了避免吃错药的状况再发生,擅长美工的他亲手设计图形药籤,以公鸡、太阳、月亮、睡觉贴纸来表示吃药的时间,也让居民建立正确的健康知识,良好的医病关係也自此确立。
发展智慧医疗服务 推动无国界医疗
“哪裡有需求,我们就往哪裡去。”除了国际医疗服务外,许诗典也相当关切社区医疗发展,长期积极投入社区服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桃园国际机场增设採检站加强防疫,许诗典更是第一时间前往支援,站在守护入境防疫的第一线,他说守住国境的第一道门,是社区防疫最好的方法。
打造一个以智慧医疗为基础的无围牆医院,是许诗典近年来的重要任务。藉由数位科技的应用,从家裡到医院看诊、治疗等流程串连起来,让患者在每个环节都能接受最佳照护服务。
对许诗典而言,行医生涯像是一段没有终点的丰足之旅。“帮助尼泊尔人及发展智慧医疗,是我终其一生最有兴趣且持之以恆的工作。”许诗典将继续以其专业,一步步朝无国界、无距离的医病愿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