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医管视野|2019.08.30


价值医疗学术研讨会 医管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医疗照护新趋势


“价值医疗意涵为在一定成本下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亦称为“最高性价比的医疗”;从传统医疗服务转型为“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实现供给方(医疗机构)与需求方(患者与健康人群)利益的平衡。

2019年8月3日,由亚洲华人医务管理交流学会与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联新国际医院协办,联新国际管理学院、蓝帆学院、吉威医疗(柏盛国际在华企业)共同承办的「价值医疗:探索未来健康照护新生态」学术研讨会,在台北成功举行,医管专家共思如何使患者获得高性价比的价值医疗体验。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九场专家讲座,从科技人工智能浪潮、价值医疗、品牌竞争力、服务设计与空间设计等,到最后回到医学教育的新翻转,环绕在医疗照护质量精进,创造病患更有效果、有效率、有价值的健康照护。

活动开始由亚洲华人医务管理交流学会理事长,同时也是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总执行长张焕祯为大会致辞,台湾卫生及社会福利事务机构医药主管部门负责人石崇良受邀莅临致辞表示:医疗科技与法律息息相关,台湾近期已通过免疫细胞疗法与远距诊疗两大特管办法,未来在人工智能、检测及个人资料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完善的工作推动上,将会是政策重点方向。

上午的演讲,主要环绕在两岸人工智能在医疗与健康领域的发展运用,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郭昶甫主任,分享科技浪潮下的健康照护如何演进?医疗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在去除繁杂干扰因子、专注医患关系、增进病人安全、强化便利性,逐一盘点了IDx等现今世界上最先进成功的人工智能在医疗专业领域的应用,也说明长庚医院的影像数据已经完备,下一步在整理应用庞大的医疗数据,包括:病理、遗传、穿戴式设备等数据的整理与运用上。

如何将治疗成本、质量指针、患者满意度落实到每次治疗,需要把握5E,即疗效(efficac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赋能患者(empowerment)及医患同心(empathy),这不仅仅是价值医疗发展的基本特点,同时也将成为未来医疗照护的新趋势,需要引起医界乃至更广泛领域的重视。

同时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李志勇先生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与赋能模式,包括:智能诊疗、医学影像、智能设备、医疗辅助机器人、智慧健康管理、病例/文献分析、基因检测、药物开发与医院管理,同时简介相关应用世界主要的厂商解决方案,例如:IBM华生系统。

台湾大学生医电子信息学研究所赖飞罴教授,介绍信息科技与医疗的整合经验与未来发展,透过数据标准化,来整合多系统的健康相关的数据,现在最成熟的是医学影像数据运用,目前也正努力处理整合医院与台湾民众健康存折的数据,期待扩及运用影响健康的基因、生活型态与环境三大因素,更提到目前掌握数据就是力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王小万教授从总体健康指标观点切入,伴随人口老化与疾病的变化,分析中国在进入小康社会后愈来愈注重健康,就会把大量的经费投注到医疗保健上面,大量的数据证明医疗费用的控制是很不容易的,应该焦点关注于带给民众/患者多少医疗价值的创造,更胜于仅看医疗费用成长的观点上。

下午丰聚医创江宜蓁执行长运用设计思维推动医疗健康服务创新,以people、process、place的架构,关注传统医院未解决的需求上,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创造开放空间进行院内教育训练,注重病人的体验,创新医疗价值。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庄一强博士根据医院竞争力的分析,总结与医院竞争力具有正相关的因素有四: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交通便利、行政级别。同时也点出中国医院未来发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包括:云大物移智,慢进则退的观察。在学科方面: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在医院规模方面,将呈现去规模化,以质量和特色为先。清楚点出这些医院与医疗发展的重要趋势。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云芳高级律师,解析高值医用耗材法规管理趋势,多项法规管理出台,包括:2017年9月九部委发布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严肃查处涉嫌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行为;2019年7月安徽省试行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2019年9月开始实施《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追求实体上安全性与有效性、程序上规范化与可控化的全过程管理。

潘冀建筑师事务所策略企划总监黄巾倪女士分享台湾大学癌症医院筑出全人关怀的医疗场域的实际参与经验,医院设计过程利用模拟(Mock Up)医疗空间与公共空间,希望照顾到病人与在里面工作的人。也展示了台大癌医多处巧妙的建筑与环境设计,包括:翠微生活街、希望光塔、疗愈花园、妇女门诊、化疗中心、癌症资源中心、多功能教室、手术室外阳光走廊、VIP病房等。

最后一场演讲由高雄医学大学医学院蔡淳娟教授介绍运用虚拟诊疗训练系统,翻转医学教育的解决方案。传统医学教育的模式缺少实作,因为实作的金钱与时空成本太高,无法以病人来看医师的临床症状来教学,进而培养临床专家解决问题的思辨模式。透过科技的虚拟诊疗系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临床医师带教,模拟真实医疗环境的各项处置与检查,并让学员立即得到结构化的回馈,可引起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实作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整场活动由联新国际管理学院与吉威医疗共同筹划,除了专家精彩演讲外,更由亚洲华人医务管理交流学会邀请台湾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卫生政策相关知名学者专家共襄盛举,分享宝贵意见交流与跨界思维激荡,引领未来新健康产业的新进程。

【文章来源:联新国际管理学院】
相关连结
联新国际管理学院 https://bit.ly/2tCXMvT
联新国际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 http://bit.ly/2LR5L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