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世代的职场价值观:追求意义与平衡
Z世代(1997-2012年出生)已经逐渐进入职场,他们的价值观与前几代大不相同。根据《经济学人》的调查,Z世代最在意的是「职涯发展机会」和「持续学习的可能性」,而非单纯的薪资或职位。这意味着,医疗机构若想吸引并留住这群年轻人才,必须重新思考职场文化的设计。
金句:「Z世代不愿意为工作牺牲生活,他们追求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2. 打破传统阶级,建立平等沟通
Z世代成长于数字化与社群媒体的环境,他们习惯平等的沟通方式,而非传统的「上对下」命令式管理。开明交通大学兼任副教授李列桑指出,Z世代希望与主管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透过合作完成任务,而非单向接受指令。
比喻:「就像医生与病人的关系,Z世代希望与主管是『伙伴』,而非『上下级』。」
**数据支持:**根据104人力银行的调查,Z世代最不满的职场环境包括「不公平待遇」和「专制的上司」。这显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群年轻人的需求。
3. 实时回馈与弹性工作模式
Z世代渴望实时回馈,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快速获得成就感。这与医疗界的传统考核方式(如年度绩效评估)形成强烈对比。李列桑建议,医疗机构可以缩短考核周期,并采用「有薪有资」的策略,让员工清楚理解自己的表现如何影响整体成果。
金句:「Z世代需要的是实时的成就感,而非年终的绩效评等。」
**数据支持:**根据《Z世代经济》的研究,Z世代更倾向于「目标导向」的工作模式,而非长时间的固定工时。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可以考虑引入弹性工时制度,让员工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时间。
4. 打造有意义的工作环境
Z世代非常重视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富邦人寿的案例显示,当任务被赋予意义时,Z世代员工更愿意付出。医疗机构可以透过让年轻员工参与有意义的项目(如小区健康计划或创新医疗技术开发),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比喻:「就像医生治疗病人,Z世代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直接影响他人,而非只是完成例行任务。」
**数据支持:**根据《年轻人为什么要改变职业?》的报告,Z世代不愿意在「生活与工作失衡」的环境中长期工作。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必须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任务,才能留住这群年轻人才。
5. 开放式沟通与自省文化
Z世代希望主管能够聆听他们的意见,并且愿意接受反馈。富邦人寿的团队领导者表示,开放式沟通是带领年轻团队的关键。当主管能够自省并接受批评时,Z世代员工反而会更加信任主管的能力。
金句:「Z世代不害怕挑战权威,他们害怕的是不被听见。」
**数据支持:**根据Resume Genius的调查,45%的招募主管认为Z世代是最难共事的世代,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抗拒。这显示,医疗机构必须改变沟通方式,才能与Z世代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结语:医疗界的Z世代因应策略
面对Z世代的崛起,医疗机构必须从职场文化、管理模式到沟通方式进行全面调整。透过建立平等的工作环境、提供有意义的任务、并引入弹性工作模式,医疗机构不仅能吸引Z世代人才,还能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职场环境。
金句:「Z世代不是来适应旧规则的,他们是来改写规则的。」
**数据支持:**根据《经济学人》的预测,未来五年内,Z世代将成为职场的主力军。医疗机构若不及早因应,将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
总结
Z世代的崛起,不仅是挑战,更是医疗机构转型的契机。透过理解Z世代的需求,并调整管理模式,医疗界将能打造一个更符合新世代价值观的职场环境,进而吸引并留住优秀的年轻人才。
参考来源:No.243 经理人专题报导:Z世代崛起! 拒当过劳社畜、改写职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