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永续经营|2023.06.21

维持同姿势太久引「小面关节炎」 医生:这招舒缓疼痛

许多人都有肩颈腰背酸痛经验,甚至连复健科医师自己也难逃;联新国际医院复健科陈咏亮医师,他曾因照顾家人,需要搀扶与长时间弯腰帮家人按摩,导致自己下背疼痛达6个月,一开始是双侧背痛,后来疼痛还延伸至鼠蹊部及双侧大腿。
 
一项研究调查,2029岁有57%的人曾面临到小面关节炎的状况,3039岁者高达82%60岁以上则是100%,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一生一定会碰上一次。但什么是脊椎小面关节炎?陈咏亮医师说,民众常常会遇到的,就是因为工作、追剧、打电动等,相同姿势维持太久,隔天起床颈部僵硬剧痛(即一般大众熟知的「落枕」也可能是颈椎小面关节炎),或者是跌倒、搬重物、弯腰工作、打扫等,导致下背僵直疼痛,这些都很可能是腰椎小面关节发炎的结果。
 
陈医师进一步指出,人的脊椎从颈椎、胸椎、腰椎到荐椎,每一节脊椎上下交迭处都有小面关节(靠人体背面),它的相对面就是我们熟知的椎间盘(靠人体腹面),如果因久坐久站、姿势不良等情况,造成椎间盘因长期受压迫导致崩坏压迫到脊椎神经,就是我们熟知的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是「姿势维持一段时间后产生的神经疼痛」,而脊椎小面关节炎则是「关节疼痛:只要关节有动作就会产生疼痛」。这两个疾病常常会共病,所以慢性背痛的病人常合并「久坐久站疼痛(椎间盘突出症状),变换姿势也痛(脊椎小面关节炎症状)」。
 
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需靠「避免久站久坐」及复健牵引治疗,而脊椎小面关节疼痛,尤其是急性的症状,可以透过增生注射补充关节液来解决。陈咏亮医师表示:有很多急性颈部僵直、急性下背痛的病患,就诊时都会表达想打消炎针(通常就是类固醇肌肉或关节注射),但是肌肉、神经及骨骼等三者是相互牵连的,关节出现问题,身体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神经就会发出讯号呼叫肌肉出来代偿,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
 
传统的消炎针抑制肌肉疼痛(因为有剂量考虑,无法一次施打过多肌肉),可能造成「今天解决A部位的肌肉痛,明天就会换B部位的痛,通常要把受伤关节处周边的肌肉都打一轮症状才会比较缓解」,类固醇也就施打的较多,但「核心问题:关节炎」还存在。
 
脊椎小面关节炎是因为关节液流失,那就在流失的部位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水或玻尿酸来补充,诱发局部的增生发炎反应来促进韧带组织修复,大部分的急性患者在诊间注射后,症状可改善一半,马上就可以自己行动。一般来说,注射葡萄糖水较为经济实惠,临床效果也很好,只要打对部位,轻伤1-2剂、严重一点的伤7-8剂后就能治愈了。
 
会不会复发?陈咏亮医师强调,应称为「再次受伤」。不是打完增生针剂就变成钢铁人,顶多是协助回到生理状态,一旦超过生理极限,还是会造成新的损伤。因此还是要正确地使用身体,训练核心肌群。如果治疗后,仍经常脊椎疼痛的病患,就建议转介运动训练复健课程,找出患者容易受伤的行为模式,并进行运动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