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永续经营|2022.02.26


手腕疼痛无力 「滑鼠手」上身别置之不理

▲图/预防腕隧道症候群,医师提醒平日注意手腕的姿势。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是现代人的日常,可能造成手指和手掌的关节与肌肉过度使用,引起“腕隧道症候群”。医师提醒,如果置之不理,情况可能持续恶化,最后有可能需要开刀治疗。

俗称“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是手腕部位的“腕隧道神经”受到压迫,造成除了小指以外的手指出现麻木刺痛。常用电脑的上班族,家庭主妇、怀孕妇女、厨师、清洁人员,也都是高风险族群。

联新国际医院影像医学科医师卢炳昇说,“滑鼠手”主要是拇指、食指及中指出现无力、麻麻、刺刺、像是被电到的疼痛感,甚至半夜睡觉被痛醒。中期除了手指持续疼痛麻木,在扣钮扣或拿杯子等手指细微动作时还会出现障碍不顺手;另外,手肘或肩膀也会因为代偿作用而出现疼痛。在“滑鼠手”后期,手部感觉丧失,手指做伸展动作有困难,大拇指的肌肉变得消瘦萎缩。

至于治疗方式,初期可服用消炎药降低肌腱肿胀;可用护具固定手腕,避免压迫神经,减缓疼痛。另外,经医师评估后,可接受神经解套注射治疗,将低浓度葡萄糖水藉由超音波影像导引,精准地注射到手腕的正中神经周围,将神经与周围韧带、肌腱区隔出空间,以解除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同时稳定神经。如果治疗后没有改善,或是手部肌肉已经出现萎缩,则需考虑接受韧病筋膜分离手术,以减少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

预防腕隧道症候群,卢炳昇医师表示,平时应注意手腕姿势,避免手腕及手指长时间、反复、用力动作。如果经常使用手腕,应该间隔时间适度休息,或是换手做,或换姿势。在症状轻度、中度时就应该赶快就医,搭配生活与工作习惯的调整改善,避免恶化,治疗腕隧道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