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第一线,病人最关心的是「检查是否能一次就找到病灶」,医师则期待「影像是否足够清楚,能让诊断更有信心」。然而,传统脑部 MRI 对比增强检查多半在注射后立即扫描,小病灶显影不足,影像模糊,导致诊断存在不确定性。这正是我们团队所面对的挑战。
依循实证医学(EBM)的五步骤,我们将临床疑问转化为 PICO 问题,进行系统性文献检索与批判性评读。证据显示:延迟 15–20 分钟再进行 MRI 扫描,能显著提高小于 5mm 脑转移瘤的检出率,特别是在后循环区,并且提升医师的诊断信心,同时不会增加病人风险或检查负担。
然而,光有文献并不足以改变临床。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透过 知识管理,让证据转化为可执行的流程:
- 知识整理 —— 将零散的文献整理为明确的诊断依据,形成 SOP 的核心基础。
- 知识传递 —— 透过教育训练与案例讨论,让放射师与临床医师建立共识。
- 知识落实 —— 排程优化、影像质量追踪与跨科沟通,确保延迟扫描能真正执行。
- 知识更新 —— 持续监测成效,将临床经验回馈到 SOP 中,形成循环。
最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并非只停留在「理论与讨论」阶段,而是 成功完成知识转译:目前延迟显影 MRI 已被纳入临床 SOP,并稳定执行于疑似脑转移病人。结果显示,小病灶检出率明显提升,医师报告中的诊断信心也随之增加。病人无需重复检查,医疗团队也能更精准地规划治疗。
这个案例让我们深刻体会:实证医学的价值,不在于找到多少篇论文,而在于能否真正改变病人的照护。而要跨越「有证据」到「能落地」这道鸿沟,关键就在于知识管理。唯有透过有系统的搜集、传递、落实与更新,医院才能持续进步,让更多病人受惠。
作者:联新国际医院 影像技术部 苏逸欣助理副部长
苏逸欣 profile
现职:
联新国际医院 影像技术部 助理副部长
联新国际医院 影像技术部 办公室主任
联新国际医院 影像技术部 影像诊断科 主任
联新国际医院 教研品管部 研究暨产创处 副处长
经历:
联新国际医院 教研品管部 实证医学中心 主任
联新国际医院 特色医疗部 神经医学中心 副主任
财团法人全国认证基金会 ISO 15189 评审员
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 影像医学部 组长
亚东纪念医院 放射部 教学负责人
台北市立万芳医院 放射科 放射师
中华民国医事放射学会 理事暨EBM 讲师
桃园市医事放射师公会 常务理事
中华民国医事放射师公会全联会 学术及教育委员会委员
医策会 TRM、全人医疗讲师
光宇学校财团法人元培医事科技大学 兼任讲师
学历: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 健康事业管理研究所 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