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产业趋势|2025.04.07

从ARCI到DARE:责任角色划分到快速决策执行的进化之路

在组织管理与流程设计领域,如何清晰划分责任角色、提升决策效率、确保执行一致性,一直是核心课题。从ARCIDACI,再到DARE的转变,不仅是工具演进,更代表组织管理逻辑的根本变革:「从静态责任分配,转向快速决策,再到动态决策与实时行动」,以应对高变动、高互动的现代组织环境。
ARCI模型(或RACI与其他变体)诞生于20世纪中叶,其来源已不可考,主要用于大型制造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中。ARCI强调的是「谁负责什么」,避免责任模糊与推诿问题,特别适合层级明确、流程标准化、变动相对较小的环境,如制造业、工程业或政府部门,并因其有效厘清权责、提升执行效率而广受推崇。台湾许多公部门、集团企业、医院、学校也引入ARCI或其变体,作为项目管理、内控设计、治理结构梳理的重要工具。其字母代表:
  • A – Accountable(最终负责人):对成果负责,通常只能有一位,以避免责任模糊。
  • R – Responsible(实际执行者):负责实际完成任务的人,可由多人担任。
  • C – Consulted(咨询对象):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意见、需进行双向沟通的利害关系人。
  • I – Informed(被通知者):在关键节点被动接收信息的人。
然而,随着项目复杂度提升、跨部门合作增加,单纯划分责任已无法应对快速决策与推进的需求。为了解决跨部门合作中,谁推动决策?决策权与执行权如何清楚分开?如何在多方意见中快速形成可行结论?1980年代,美国Intuit公司在推动财务软件产品开发时,率先提出了DACI模型,与ARCI相比,更强调「推进与批准」两个关键节点的清晰划分。不仅要求谁做事,还规范谁推进决策、谁批准成果,大幅加速了产品开发与跨部门决策速度,特别适用在硅谷科技公司进行软件的开发。其字母代表:
  • D – Driver(推动者):负责推进议题,确保决策不被卡住。
  • A – Approver(批准者):拥有最终批准权的人。
  • C – Contributor(贡献者):提供意见、数据或方案的人。
  • I – Informed(被通知者):需知会但不参与决策的人。
尽管如此,面对高度不确定性与实时应变需求,单靠推进与批准的分工仍显不足,因此麦肯锡公司(McKinsey)于2022年提出DARE模型,以解决:决策如何更快速流动?建议如何更实时整合?行动需要更快速落地?其字母代表:
  • D – Decide(明快做出决策):最终决策者,必须迅速作出明确决定,避免责任分散或协商迟滞。
  • A – Advise(提供专业建议):由具备专业知识或利害关系的成员,适时提供建议,协助决策形成。
  • R – Recommend(提出建议方案并推动形成共识):整理不同意见,提出可行方案选项供决策参考,并推动形成共识。
  • E – Execute(依决策执行):基于已作出的决策,迅速且灵活地执行行动并回馈。
DARE强调动态决策流程,关注「如何在变动中快速决策并有效执行」。DAREDACI更进一步将「建议形成」与「行动落地」细分成不同步骤,将「形成决策→建议形成→推荐方案→执行落地」流动机制完整紧密衔接,兼顾行动与落地。反映出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组织对敏捷治理的极致追求。特别适合:数字转型团队、创新研发项目、高变动市场策略制定、远距或分布式组织治理。
 
从ARCI到DACI再到DARE,组织责任设计经历了从静态分工到动态决策执行的深刻转型,掌握此趋势将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升组织的敏捷性与韧性。

作者:联新国际医疗集团 健康生态系事业群 数位联通部  林华庭  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