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医管视野|2025.07.17

义诊不只救人,更是还孩子一个公平未来:联新国际医疗的尼泊尔实践

2025年亚洲NGO国际发展论坛现场纪实

医疗援助不只是人道,而是权利的落实
在2025年亚洲NGO国际发展论坛中,联新国际医院许诗典院长代表财团法人联新文教基金会,以〈儿童福利与权利保障〉为题,分享联新国际医疗团队自2007年起在尼泊尔深耕偏乡医疗的18年实务经验。透过一系列免费义诊、营养午餐计划与心理健康倡议,联新国际医疗不只协助病人恢复健康,更实践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生存、发展、保护与参与」的四大核心原则。
🔸「我们不是去帮忙,而是去还一个孩子应得的权利。」
地理与传统的双重压力:从月经小屋到教育断链
尼泊尔偏乡地区儿童占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但医疗资源却极度不足。极端贫穷与传统禁忌交织,导致儿童长期处于健康、教育与心理照顾的边缘。以「Chhaupadi月经小屋」为例,女性在生理期遭到隔离,不仅违反人权,也衍生出多起窒息与野兽攻击事件。这些文化习俗,让「生而为人」的尊严,成为这些女孩难以企及的奢侈。
🔸「传统不能是压迫的遮羞布,文化更应保障生命与尊严。」

不只是义诊,而是系统化的健康照护建构
联新国际医疗团队自2007年起,已赴尼泊尔举办36次义诊,服务超过5万人次,并于当地设立「奇旺医疗中心」,提供基础医疗与孕妇产检服务。从最初一次性义诊,到常态化设点,联新展现的是医疗外交的「长线作战」:建立病人信任、培养当地医疗人力、串联公私部门资源,逐步补上医疗缺口。
🔸「义诊只是开始,能留下来,才是真正的改变。」

看见孩子的饥饿与辍学:午餐也能改变未来
演讲中特别提及,许多偏乡学童因长期饥饿,无法稳定上学。与台湾埔心扶轮社合作,自2019年起推动营养午餐计划,让学童不再因贫穷而中断学习。根据观察,自稳定提供午餐后,学生出席率明显提升,辍学率也大幅下降,印证「一碗饭救一个未来」的力量。
🔸「教育从一碗热饭开始,知识不该输在空着肚子的起跑线。」

面对青少年自杀:心理健康不能再是空白
根据UNICEF报告,尼泊尔是南亚青少年自杀率第二高的国家,2020年自杀人数达6900人。因社会期待、性别压迫、家庭暴力等多重因素交织,孩子的心理健康面临严重挑战。联新团队也观察到这股「看不见的危机」,呼吁应加强校园心理支持体系,并推动小区教育打破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当压力悄悄侵蚀心灵,我们更应大声说出:你不孤单。」

结语:医疗不止治病,更是为孩子守住希望
许诗典院长强调,医疗不该只停留在治疗,更应走入小区、学校与家庭,扮演促进儿童权益的守护者。在尼泊尔的实践,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与在地共同成长、建立制度的过程。未来,也将持续扩大医疗人道援助计划,强化儿童权利的保障,让「每个孩子都有希望」不只是口号,而是可实现的愿景。
🔸「投资孩子,就是投资人类的未来。」

审稿者:联新国际医院 许诗典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