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林先生去年在医学中心诊断出直肠下段恶性肿瘤,病灶在肛门上方4公分,判定为癌症临床分期第三期B,评估需做肛门全切除手术。林先生抗拒永久人工肛门,于是自行寻求传统草药治疗,后来病况仍然恶化,因此到联新国际医院求诊。
联新国际医院为林先生进行3D定位电脑断层检查,肿瘤在短短两个月变得比一个拳头大,甚至侵犯摄护腺及附近淋巴结。医院大肠直肠外科、放射肿瘤科团队,帮林先生进行“器官保留治疗”,医治癌症同时兼顾肛门的保留。
放射肿瘤科主任赖易成表示,过去传统手术治疗癌症常常牺牲某些器官,现在借由“器官保留”整合性治疗,针对不同病人客制化最适合的治疗计划,透过放疗、化疗合并手术,让器官得以完整保留,甚至保有功能与外观,临床上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大肠直肠外科主任赖煌仁指出,医疗团队为林先生规划直肠下段恶性肿瘤的肛门保留治疗,先进行多次放射线照射合并口服化学药物疗程,使肿瘤缩小,再评估实施“肛门括约肌保留手术”,以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并做肠吻合,等肠吻合处愈合,再以手术关闭暂时性肠造口,让肛门恢复正常功能。
林先生在日前完成疗程,也已恢复正常排便,之后将再接受辅助性化疗与门诊持续追踪。
赖易成主任表示,大肠直肠癌连续13年为国人10大癌症之首,由于初期大多无明显症状,等发现肿瘤恐为时已晚,甚至面临全肛门切除手术,不少病人望之却步放弃积极治疗,很可惜。“器官保留治疗”是癌症治疗的新趋势,除了直肠癌或肛门癌,也可运用在鼻腔肿瘤、舌癌、喉癌或下咽癌、乳癌、膀胱癌、骨肉瘤等治疗,对于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都有相当好的成效。
赖易成提醒,大肠癌好发于50岁以上,台湾的发生率随着人口老化而提高,建议民众定期做筛检与监测,养成健康饮食与良好生活习惯,多摄取高纤蔬果,减少红肉与精致加工类食品,持续规律运动,维持正常作息,不抽烟、酗酒、熬夜、吃宵夜,才能避免大肠直肠癌上身,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相关连结
联合报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36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