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各大小运动赛事纷纷停赛。但是运动选手们仍持续训练,为疫情后的赛事表现作准备。运动选手出身、现任中华奥委会副主席的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总执行长张焕祯,自2011年成立联新运动医学中心,秉持「运动医学不该在伤害发生后才介入」的理念,率先导入「预防医学」概念。
作为台湾运动医学先驱者,联新运动医学中心目前有8位曾担任过台湾代表队的队医,针对职业选手,亚奥运选手,大专甲级选手提供对应式的专业医疗服务。2019年发起的「菁英运动员赞助计划」,更投注4年2400万元的预算,针对十位专业级选手,提供量身打造的医疗赞助方案。
张焕祯强调「运动选手,尤其青少年运动员,最不该用身体的伤害换取运动表现。」因不舍偏乡地区的国中小选手缺乏完善的医疗资源,张焕祯率领联新运动医学中心于2015年起与徐生明棒球发展协会首次合作;2016年起,更共同举办「基层棒球运动医学巡回服务」,进行超过50间学校的球员健诊与健康教育课程。
张焕祯:从小选手开始进行基础运动防护与义诊 是造就十年后顶尖运动员的第一步
联新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林颂凯医师回忆,当年总执行长张焕祯派他去偏乡出任务,他内心千百个不愿意。但张焕祯一句「想一想,这些偏乡的小运动员,未来都有机会成为为台湾争光的顶尖运动员。但如果不落实运动预防医学的观念,十年以后,他们可能有超过一半的人会因为运动伤害的持续累积,没有办法继续再打棒球!」
林颂凯感慨地指出台湾青少运动员的困境:「传统强队,成绩越好伤越多」。在参与「基层棒球运动医学巡回服务」的过程中,林颂凯惊讶的发现,「这些偏乡小选手九成以上身上都带着伤,没能得到适切的治疗。」这样的经验,让他更深切的体认到张焕祯总执行长在偏乡学校导入「运动预防医学」的用心。
张焕祯率联新运动医疗中心 力挺偏乡青少运动员
张焕祯强调,「关怀运动选手健康,与其抱怨体制不如主动出击!从运动伤害尚不严重的小学选手开始,进行基础的运动防护与医疗义诊,才是正视与积极改善台湾体坛环境的根本。」
联新国际医院运动医学中心自2016年起承接台湾教育主管机关体育部門的「培育优秀青少年人才之运动医学检验暨追踪专业案」,针对全台一百多名优秀原住民青少年运动人才,执行全面性运动医学检验与追踪。联新国际医院亦承办中华奥委会所主办的「运动医学下乡服务」,三年内到访全台超过四十所偏乡学校进行运动医学服务,至今服务人次超过七千人。彻底落实张焕祯总执行长「以行动力挺偏乡青少运动员健康」的初衷。
相关连结
台湾中时电子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14000006-260405?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