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985年开始执行5项新生儿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筛检(下称新生儿筛检),2006年7月增加至11项,为提升新生儿的照护质量,台湾民眾健康事务主管部门于2019年10月1日起全面扩大新生儿筛检服务项目为21项(参阅相关连结)。只要新生儿出生48小时采取微量脚跟血,就可以完成21项新生儿筛检,虽多数疾病的发生率约在万分之一以下,但若未经适当治疗,有可能造成永久的神经与身体损害后遗症,及早确诊与治疗将有更好的生活。
由于在婴儿时期先天代谢异常疾病的症状普遍不明显,所以必须藉由「新生儿筛检」的机制来预防。即使宝宝筛检结果为阳性,并不代表确定罹患该项疾病,只要在接获通知时,尽早让宝宝接受进一步确认检查,部分先天性代谢异常的疾病,就能及早发现并妥善治疗!每年新生儿筛检率均达99%以上,2018年发现异常个案数3,657人,其中以G6PD(俗称蚕豆症)个案最多,均已完成转介追踪。
新生儿筛检采全面性参与方式,筛检前由医护人员口头卫教说明后,询问是否有问题;家长无提出异议或未主动拒绝筛检者,即视为同意筛检,所以家长对新生儿筛检的观念是否正确非常重要。台湾民眾健康事务主管部门委托新生儿筛检合约实验室计划,近几年就发生好几例因延后筛检,而丧失第一时间治疗的契机,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早于2012年即函请各保险公会,针对台湾卫生及社会福利事务主管部门公告新生儿筛检项目之疾病,只要投保年龄为0岁新生儿,应排除等待期间规范,台湾民眾健康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王英伟呼吁家长切勿为了保险,而延后作新生儿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筛检,而错过黄金治疗期。
【文章来源:台湾卫生及社会福利事务主管部门/图片来源freepik】
相关连结
https://www.mohw.gov.tw/cp-4252-49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