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永续经营|2019.08.30


口腔癌防治,你我一起来

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处公布2018年国人死因统计结果,癌症又是屈居首位,已是连续三十多年的冠军,而在十大癌症死亡率中,口腔癌排名第五,严重性不容小觑。当口腔癌越晚期被发现,需要手术切除的范围越大,虽然现今重建技术进步,仍不免影响外观跟生活品质,对病患无疑是一种折磨,因此早期发现病灶,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发生在口腔之恶性肿瘤统称为口腔癌,九成属于鳞状细胞癌,而舌头及颊黏膜为台湾地区口腔癌好发部位,性别则以男性居多,危险因子包括嚼槟榔、抽烟、喝酒、不当的假牙及口腔卫生不良,若同时有嚼槟榔、抽烟及喝酒比起都没有这些习惯的人甚至高达123倍得到口腔癌的机率,因此我们更要去重视有习惯使用这些物质的民众。

风险因子其中之一的槟榔致癌机转复杂,槟榔果内含数种生物碱和多酚类化合物。其中,槟榔素和槟榔碱两种生物碱在口腔中可以进行硝化反应而产出亚硝胺化合物。研究指出,这些硝化衍生物于动物体内可诱导肿瘤发生,具有潜在致癌的风险性,而槟榔的添加物如黄樟素(safrole)、丁香油(eugenol)等毒性成分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口腔表皮细胞层萎缩变薄,诱导发炎反应与细胞修复性增生。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设立之国际癌症研究总署(IARC)邀集台湾代表在内的多国学者依据新的研究证据,提出“槟榔子属第一类致癌物”的结论。

国民健康署补助30岁以上嚼槟榔(含已戒槟榔)或吸烟民众(嚼槟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可提前至18岁起接受检查),每2年1次口腔黏膜检查。口腔黏膜检查是由医生目视或触诊口腔黏膜,看有没有疑似癌前病变或癌症的病灶,目的除了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变,并予以适当治疗,阻断癌症的发生,同时透过筛检医师提供卫教服务,帮助受检者戒除嚼槟榔与吸烟行为,减少日后再发生癌前病变与癌症的风险。但所有检查并非百分之百准确,当出现下列口腔癌常见症状时,请尽速就医检查。

(1) 口腔内部或周围有肿胀、硬块、脱皮落屑、或是颜色改变。
(2) 嘴唇或口腔有长期不愈合的口腔黏膜溃疡(持续超过二周以上)。
(3) 口腔内或附近发生不明原因麻木感、疼痛或触痛。
(4) 口腔内不明原因出血。
(5) 口腔黏膜出现白斑或红斑。
(6) 舌头活动度受阻。
(7) 颈部有不明原因肿块。
(8) 牙关紧闭,张口困难。
(9) 吞咽或咀嚼时感到困难或疼痛。
(10)牙龈肿胀造成假牙固定不良或不适。
(11)拔牙伤口持续不愈合。

联新国际医院全力投入并推动癌症筛检政策,医护团队足迹遍布各领域,每月除了提供社区巡回健康检查及口腔癌筛检、门诊时段并提供筛检服务,更将口腔癌筛检的工作扩及到全院病房区,每周2次的主动出击,将全院病房住院名单进行筛选,针对有烟槟史的住院病人进行临床评估后,采取主动巡诊的方式,协助病人于住院期间完成口腔癌筛检,将筛检发现的阳性个案连结主治医师团队讨论后,于住院期间协助病人会诊耳鼻喉科或口腔外科医师为病人完成确诊,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或转介,再者配合院内定期癌症筛检会议的召开,依会议中讨论之决策进行改善策略之推动。自2017年开始,病房区口腔癌筛检人次由143人,提升至2018年 412人,成长率高达188 %。

联新国际医院为无烟槟医院,是国民健康署核定的确诊及治疗医院,协助民众早期预防口腔癌症的发生,以预防医学的理念,建构支持戒烟、戒槟的医疗环境,口腔癌防治需要您戒烟槟,我帮您筛检,大家一起努力,让您远离口腔癌的梦靥。

参考资料:
[1]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口腔癌防治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3&pid=1118
[2]李建宏,青少年槟榔嚼食与槟榔之健康危害
[3]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 and some areca-nut derived nitrosamines. IARC Monogr Eval Carcinog Risks Hum 2004; 85:1-334.

【文章来源:联新国际医院/作者:家庭医学科 陈怡君医师】

相关连结
联新国际院 http://www.landseedhospital.com.tw/lishin/index_citi.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