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产业趋势|2024.09.30

在AI时代找回医疗初心:如何在智慧医疗中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关怀

医疗数字转型的关键:在AI浪潮中找回医疗初心
后疫情时代,全球医疗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力短缺挑战。台湾医疗体系也不例外,护理人员短缺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台湾卫福部的报告,预计2024年护理人力短缺将达到2.4万人。然而,在这股全球医疗人力短缺的压力下,许多医疗机构开始积极推动数字转型,导入人工智能(AI)技术,以期提升医疗效率并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在数字转型的浪潮中,医疗产业是否能成功导入AI,并非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而是涉及到医疗价值观的重塑。本文将探讨如何透过数字转型与智能医疗技术的应用,找到平衡点,让AI辅助医疗的同时,也能保有医疗服务的初心,实现真正的医病互动与人文关怀。

台湾医疗界的数字转型与AI应用现况
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AI已逐渐成为医疗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从电子病历自动化、影像诊断辅助系统,到远距医疗平台,AI在提升医疗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例如,AI技术能帮助护理人员监测病患的生理数据,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讯,这不仅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患者照护的质量
根据勤业众信的报告,AI技术每年可为美国医疗系统节省3,600亿美元,这显示AI的应用能显著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台湾医疗产业正积极借镜这些国际成功经验,推动数字转型和智能医疗的发展。然而,数字转型并非单纯的技术导入,背后还涉及医疗体系文化的改变。

AI与数字化的挑战:星巴克的教训
虽然AI技术在提升效率和减少人力依赖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引发了关于医疗人性化的讨论。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被数字技术所替代,医疗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直接互动逐渐减少,这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被忽视,医疗体验变得冰冷且机械化。
这一点可以从星巴克的数字转型中借鉴。星巴克的定位原本是扮演家与办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间」,不仅卖咖啡,更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结。正如星巴克创办人霍华德·舒兹所言:「我们是一个体验品牌。」然而,当星巴克过度强调数位转型,咖啡师忙着调制咖啡变成像一台咖啡机,原本的主观顾客体验丧失,反而导致业绩低迷,股价大跌近两成。星巴克因此更换了执行长,并寄望新任CEO尼柯能够重塑品牌,强化卓越的客户体验。
这段故事对医疗界而言,无疑是一个警惕。医疗机构虽然需要数字转型和AI技术的协助,但不能忽视医疗本质中的人性化互动与关怀。过度依赖科技,可能会带来效率上的提升,但若失去了医病互动的温度,也将面临患者信任流失的风险。

找回医疗的主观价值:视病犹亲
医疗的核心价值在于医病互动和人文关怀,这一点无法被技术所取代。无论是AI技术还是智能医疗系统,其最终的目标应该是辅助医疗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非取代医师与护理师的角色。医疗机构在推动数字转型的同时,应时刻提醒自己,科技的应用应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医疗的主观价值,强调医病之间的信任与互动。
联新国际医疗集团秉持「热诚正直、人文关怀、专业创新」的企业文化,正是数字转型中的典范。在追求医疗质量的同时,始终不忘「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强调视病犹亲的理念,致力于透过智能医疗技术的应用,让患者感受到人文温度与科技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满意度。

结论:数字转型与智能医疗的平衡之道
在台湾医疗界进行数字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技术应用与医疗人性的关怀,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AI和智慧医疗技术确实能够大幅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负担,但医疗的核心仍应该是对患者的关心与关怀。
未来,台湾的医疗机构应该在推动数字转型的同时,重视医疗的主观价值,让AI成为辅助而非替代工具。在AI时代,只有找回医疗的初心,才能让数字转型真正造福患者与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效率与人文关怀的双赢。联新国际医疗集团秉持的企业文化正是这种价值观的最佳实践,并将继续引领台湾医疗界在数字化浪潮中坚守初心,创造更美好的医疗未来。

作者: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总执行长办公室总监 陈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