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永续经营|2019.10.31


心脏节律器治疗心搏过缓 出院后转回诊所看慢性病


85岁陈先生上个月在家客厅突然全身瘫软,昏倒在地,家人赶紧送医。联新国际医院心脏内科廖国宏医师收治后,安排心脏及心电图等检查,发现陈先生心跳每分钟只有30下,研判是“心脏传导障碍”问题,经过治疗并植入心律调节器后获得改善。陈先生出院后再下转回社区的家庭诊所,持续治疗原本的三高慢性病,之后只要每半年或一年再回医院检查即可。

廖国宏医师表示,一般人心跳的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至100下,如果心跳太快、太慢或是不规律,都属于“心律不整”。血液经由心脏的收缩,输送到全身体各部位。心脏的结点组织会进行放电,使心房和心室收缩,也就是心跳的动作,又称心搏。当心脏传导系统出现异常,无法正常放电或电流无法正常传递,将导致心搏发生问题。

当心搏太慢,可能会发生晕眩、胸闷、呼吸喘、呼吸困难、疲倦、全身无力,甚至晕厥等、休克。如果在家中或路上昏倒没有及时送医,很可能发生意外或猝死风险。另外,心跳过慢如果没有尽早接受治疗,长久下来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负担,影响身体健康与生活品质,严重可能致命。

心跳太慢的原因很多,最常见是年纪大的退化引起,其他还包括一些心血管疾病、部份中药西药物的副作用(如毛地黄、钙离子阻断剂等)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心搏过缓。廖医师提醒,70岁以上老人、有血管阻塞病史、遗传性家族病史,以及服用高血压与心脏疾病用药的族群,都应多加留意。

民众装设人工心律调节器治疗心搏过缓,出院后需要注意伤口照护,避免感染。由于心脏传导系统障碍大多因为年纪大老化引起,患者可能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其他慢性病的问题,民众可以就近在住家附近诊所治疗慢性病,不必再跑大医院看诊,避免医院大排长龙和壅塞,节省时间与金钱,落实“小病到社区诊所,大病到大医院”,而且可以节省交通往返及大排长龙候诊的时间,让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图一:联新国际医院心脏内科廖国宏医师表示,装设心脏节律器治疗改善心搏过缓

【文章来源:联新国际医院】

相关连结
联新国际医院 http://www.landseedhospital.com.tw/lishin/index_citi.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