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医管视野|2023.08.22

从製造到医疗:资策会研讨会探讨不同领域的数位转型之道

资策会于22日举办44周年会庆系列活动III Plus《建构数字信任,迎向数位经济新趋势》在线研讨会,由数位经济主轴-产业情报研究所(MIC)、科技法律研究所(科法所)、数字教育研究所(教研所),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时代在社会、治理与人才三大层面的关键议题与思考方向,另特别邀请联新国际医院部长蔡义昌、台湾大学生物科技管理硕士在职学位学程助理教授胡凯焜,从不同角度分享自身经验。
资策会教研所邀请联新国际医院部长蔡义昌,分享在医疗领域中整合数字技术与信息系统,及培养医疗专业人才具备数字能力与跨域思维的经验谈。除此,主任张韵洁认为,有些企业在规划数字转型前,会先指派与数字相关的 IT 部门人员参加物联网、大数据、AI 等训练,只是了解数字科技工具与技术还不够,如何善用工具进而改进产品与服务会是成功的关键。透过数字人才培育的成功案例,期盼能提供企业组织更多数字人才驱动产业创新的指引。
资策会MIC产业顾问兼副主任施柏荣表示,如欧盟与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皆视发展数字产业为国家级的重要战略,包含「提振核心数字产业、加快既有产业的数字转型」两大方向,从「数字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发展、应用服务」四大角度重新省视产业,以因应未来更多变的新兴产业课题。
资策会MIC从服务业角度出发,观测产业韧性转型的发展差异。产业分析师汪盈利指出,面对外在冲击,大型企业多加速朝智慧化科技与新商模发展;中小企业多数维持在数字化与平台合作的商业模式,优先考虑存活,而后才是适应冲击后的环境。
资策会MIC邀请台湾大学生物科技管理硕士在职学位学程助理教授胡凯焜,从制造业观点切入。胡凯焜表示,制造业者在数字转型过程面临到「试点困境」,除了过程漫长、复杂且成本高昂,许多小规模数字转型试点方案,难以在企业内部大规模应用扩散,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以数字化思维改变经营,实务上面临太抽象、不确定性,或是与现有典范格格不入等挑战。
除了社会与产业角度,资策会科法所副主任陈誉文认为,「AI治理」是数字政策中最重要的议题。除了欧盟与加拿大提出以AI为管制目标的立法草案,其他如日本、英国、美国皆为了避免扼杀创新而暂不立法,以鼓励企业自律,提供相关指导原则或技术标准的方式,推动可信任的AI发展。然而,国际对AI治理仍无共识,关键思考应在于如何降低AI风险,同时积极促进AI创新应用发展。除此,主管机关部门的分工与职能是否足以因应AI带来的变革冲击,也是AI治理的另一大关注点。
另方面,资策会教研所关注人才培育等议题,主任王淳平表示,过去辅导经验中常见因为人才的匮乏,导致无法转型成功的状况,因此谈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必须首重人才储备,并须同步建立支持人才成长的环境。王淳平分享数字经济人才发展趋势,更以资策会教研所长期培育AI、通讯、资安、跨域、跨境等五大领域的数字人才为例,为企业提供如何建立数字转型人才库的实际策略与方法,协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资策会MIC长期观察国际数字转型趋势,指出数字经济已是多国规划未来经济活动创新、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然而数字与社会、产业密切相互影响,使得国际间对于社会数字转型日渐重视。迎接数字社会,有更多风险需要被关注,如数字落差、信息安全、个人与组织的数字权利与资产保护等议题,因此发展数字经济的两大关键,在于持续增进数字包容,以及建构数字信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