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医管视野|2023.05.18

疫情解封,联新重启台新医务管理交流(下集)

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新加坡办事处此次安排华人医务管理交流学会,参访了黄廷芳综合医院、裕廊社区医院以及属于公共卫生防范诊所的慈济湖畔全科诊所,让团员对于新加坡的基础医疗、社区区医院以及转诊制度有更深入的学习。

为达到医疗资源的最佳分配,新加坡有一套层级分明的转诊制度。除急诊外,如要获得政府的医疗津贴必须经过全科医生的判断,持转诊单才能到综合医院就医。在综合医院治疗后,仍需进行复健治疗的患者,可以在康复期间转入社区医院。

慈济湖畔全科诊所在基础医疗的位置,往下承接民众需求,往上连接急重症转诊,不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肩负预防性医疗以及慢性病管理的重责。诊所内除了一般诊疗室外,还有为慢性病患者设立的眼底、足部检查室以及提供给患者及物理治疗师进行复健的场地。参访当日医疗部门主管林文豪医师为华管会的团员们准备了精采的演讲,内容除了介绍慈济在新加坡设立全科诊所之由来,还包括新加坡基础医疗系统的运作、社保援助计划(Community Health Assist. Scheme,简称CHAS) 以及湖畔全科诊所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担任公共卫生防范诊所守护社区民众的健康。团员们会后都对新加坡的基础医疗网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慈济湖畔全科诊所内的眼底检查室
 
2015年正式开业的黄廷芳综合医院有许多设计巧思,在世界各地的建筑比赛中获奖无数。首席营运总监黄建川先生为团员们介绍医院的营运理念以及特别之处。医院外观采用扇形设计,每一张病床都有专属的窗户,提高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也是新加坡唯一将加护病房(ICU) 与高护病房 (HDU) 合并的医院,由同一个团队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医疗护理。加护病房外就是小庭院,病患在康复期间可以到户外活动,享受平静舒适的环境。代表团还在医院员工的带领下深入后勤通道,医院内使用自动导航车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AGVs) 将病人的餐饮送至病床旁,以及使用「气动管系统」运送药物或使用过的床单毛巾等,降低运送过程中的感染风险。也引进无线射频辨识(RFID )管理药物及其他备品,不仅增加正确性也可以大幅节省人力资源。

黄廷芳医院也非常重视员工身心健康,时常举办运动课程,透过轻松的方式宣扬健康饮食的观念,以及设置自主健康评估站,员工可以定期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血压、脉搏、身体BMI指数及眼睛检查。
 

裕廊社区医院与一起规画发展的黄廷芳综合医院是新加坡首间「双医院」,在设施、临床护理服务及内务处理、药物采购等运作上,都是以一个团队的方式运作及管理。病患在黄廷芳综合医院治疗过后,有康复护理的需要,只要通过一条空中走廊,就可以转入裕廊社区医院,无须舟车劳顿。两家医院的计算机系统也相通,裕廊社区医院的医生可以直接取得病人在黄廷芳医院的治疗方案及病历,提高效率。必要时候,综合医院的医生也可以过来小区医院提供帮助。
裕廊社区医院设有康复中心,聚焦在居家安全上,模拟家庭环境的摆设,训练病人出院后能尽快回复日常生活。户外还有康复公园,模拟真实街道环境以及公交车、地铁及出租车的实体模型。帮助有行动障碍的患者练习如何使用轮椅、拐杖或助行器等工具过马路、上下阶梯或是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早日回归社区。

文章来源:新加坡办事处 罗家欣首席代表
相关连结:https://www.landseed.com.cn/news-list/view/8B12439ad5E4
https://www.landseed.com.cn/news-list/view/33163e252e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