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新国际医院于17日举办「2025年客语认证研习营开训典礼暨第一届客家艺文竞赛活动启动仪式」,在客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古秀妃、语言发展处处长吴克能、科长徐正翰、桃园客事局文教发展科科长陈建旻、桃园客家事务局长范姜泰基、联新国际医疗集团创办人张焕祯、联新国际医院院长许诗典、名誉院长廖文山、名誉院长黄忠智等贵宾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展开。此次研习营吸引来自医务部、护理部、医技部、行政部、联新国际医疗集团及联新志工大队等超过120位员工报名参加,创下历年新高,展现全院推动语言友善医疗的高度共识与行动力。
廖文山名誉院长指出,桃园为全台客家人口最多的城市,有「客家第一庄」之称,其中又以中坜与平镇为客家族群最为集中,约占全市四成。联新国际医院主要服务的对象来自中坜、平镇,尤其是碰到长者时,透过熟悉的客语问诊,不仅可降低就诊焦虑,也有助病患理解病情与疗程。目前院内每周提供80个客语友善门诊,逾20位主治医师具备客语能力,并设有客语广播与客语志工服务柜台,全方位打造语言友善的就医环境,让病患获得安心信任的医疗照护,实践「医院有爱、客语无碍」目标。
古秀妃主任委员致词时表示,感谢联新国际医院长期致力于客语推广,不仅员工客语认证率高,更展现对语言友善医疗的高度重视。院内医师与护理人员主动使用病患熟悉的客语进行问诊,有效提升医病沟通质量,增强患者的安心感与信任感。对于联新国际医院能积极举办客语相关活动,并成立院内客家文化推广委员会,具体展现医疗机构对在地文化的关怀与社会责任的实践给予肯定。并期许联新国际医院持续深耕语言与文化融合,成为全国医疗院所推动多元文化照护的典范。
范姜泰基局长则肯定联新国际医院落脚南桃园以来,深耕在地、成绩亮眼,特别在客语推广上展现高度行动力。他强调,透过制度化认证与实务应用,让医疗现场突破语言隔阂,成为推动多元共融社会的典范。
许诗典院长表示,病人熟悉的语言就是最好的沟通,台湾现已迈入超高龄社会,医师若能以患者熟悉的语言沟通,更有助于强化照护理解与疗效。因此医院也积极结合客家文化推广,透过客家文化推广委员会推动多项行动,包括与客家电视台《福气来了》合作推广医疗知识、出版客语卫教手册、联合在地餐厅每月推出客家风味餐,以及与平镇区文化小学合办夏令营医院参访,让学童从小认识医疗与文化的连结,将文化根基向下扎根。
此外,联新国际医院补充,该院下半年预计举办「客庄老照片展览-客庄生活影像故事」,广邀小区民众提供老照片,共同寻找与收藏在地记忆,透过图像重现昔日生活风貌,建构医院与小区共同守护的文化平台。并于2026年举办第一届客家艺文竞赛,包含朗读、歌唱和演讲三大类,分设七个年龄组别,邀请桃竹竹苗地区的学生与民众踊跃参与,让客语文化透过活动传承从医疗场域延伸至小区,更注入新世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