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研究指出过滤的水让病毒活性减低。
图二/欧美国家已开放泳池,且有对应的防疫标准,美国CDC今年七月提出改善室内通风、空调等措施。
暑假就是水上活动、游泳池最热门的时候,但偏偏疫情打乱这一切,游泳池已经一阵子没有营业,如今降级后慢慢解封,民众对于泳池还是保有疑虑,这时候游泳安全吗?运动医学医师分析,从研究中发现,新冠病毒对氯的抵抗力低于细菌!目前泳池消毒做法,是有效减少细菌跟无套膜病毒数量,即使有套膜的新冠病毒也有效。
民众想去泳池游泳总望之却步,到底疫情之下的泳池安不安全?联新国际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吴易澄从三大特点开始进行分析。
新冠病毒在水中能传染吗?
新冠病毒在人体生存的状况是无法转移到一些泳池中,吴易澄提到:“新冠病毒在水中环境较不稳定,在水中“活性”降低速度较快。”
由于泳池中消毒过后,水质中含有氯,病毒也相对敏感无法在泳池中传播。吴易澄说:“这跟诺罗病毒、肠病毒不同,它们能够在水中存活数天,即使使用氯、臭氧或溴化物消毒仍会部分残存。”
研究:过滤的水让病毒活性减低
从研究中证实新冠病毒对氯的抵抗力低于细菌,吴易澄认为:“目前对于泳池消毒做法,有效减少细菌跟无套膜病毒数量,对于有套膜的新冠病毒也有效。加上过滤后的水,新冠病毒的活性减低较快,因为水中的悬浮物质提供吸附病毒部分保护作用,减少悬浮物质,也有效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可能。”
只是水域中存在新冠病毒的研究证据少,目前确实没有研究证明人类透过水源或受汙染的饮用水感染,相对密闭空间的飞沫感染,没有研究证实水中感染力的存在。
泳池防疫措施真的足够吗?
避免防疫疲惫,适度的体育场馆开放仍是很重要,在其他欧美国家已经开放泳池,且有相对应的防疫标准。根据美国CDC在今年七月提出相关规范,包含下列措施:
-不管在水中、水上、室内、户外,鼓励未完全接种的人要保持1.8公尺的社交距离,场馆也要改变其佈置,包含桌子、阳伞的距离
-不鼓励共用会接触脸术的器材(蛙镜、呼吸管、鼻夹)
-经常清洁接触表面,桌子、椅子、门把、洗手间等
-改善室内的通风、空调
-提醒员工、泳客仍需经常洗手
泳池做好防疫措施是相对重要,除了在职员工、教练外,入场泳客也需要进行个人体温量测、症状监测。吴易澄也提到:“透过预约时间、单向路径规划、不共享置物柜和淋浴空间等,能够减少泳客间不必要的接触与传染风险。”
毕竟疫情将是场长久之战,该学会与它共存是早晚要面对的课题,随着确诊数下降、运动中心慢慢开放,做好相关防疫措施下,确实才能够在安全的泳池中消暑、运动。
相关连结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8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