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奥运于7月26日在花都盛大展开,这场号称史上最永续的奥运比赛,有别以往专程建设赛事舞台与周边建筑,巴黎奥运选择利用当地公共历史建筑、道路及塞纳-马恩省河畔做为比赛与表演舞台,同时宣告赛事将100%使用再生能源发电。
不过面对800场以上赛事、集结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5000名运动员、45000名志工,超过1300万美金的伙食餐点,主办城市巴黎该如何落实环保行动呢?
致力结合巴黎城市意象与环保 还用艾菲尔铁塔做奖牌!
这场史上最绿奥运会,从开场就表现永续的决心,斥资1500万美金(约新台币4亿9千万元)打造的巴黎奥运开幕表演,以长达4小时演出彰显法国多元包容的创造力及攸久的文学历史,更从中展现对自由和平的追求。
开幕活动当然也少不了最重要的传递圣火仪式,这把圣火火炬采用环保钢材制成,对称外型象征性别平等;下半部的浮雕象征水,与巴黎著名的塞纳-马恩省河相呼应;整体柔和的曲线则象征和平。
使用回收钢材制作的还不只火炬,本届赛事的每一面奖牌,皆由在地的巴黎铸币厂打造,而奖牌中间镶嵌一块六角形金属,正是翻修巴黎艾菲尔铁塔时所拆除的钢材碎片,让每位得奖的选手都能带走巴黎的一部分。
其实串连环保意识与城市意象正是巴黎奥运的重点之一,像是灰白色的选手颁奖台设计与艾菲尔铁塔、巴黎独特的镀锌屋顶街景充分呼应,并使用法国杨树及回收塑料在地生产而成,所有场地的观众座席也是利用回收瓶盖制作,并在赛场屋顶搭建太阳能版供应20%电力,减少碳足迹、实现循环永续的精神。
充分运用现有比赛场地、绿色运输 塞纳-马恩省河也成赛道
而相比过去奥运赛事主办国大兴土木盖新场馆,本届巴黎奥运仅新增2座建物,其余则利用既有场馆或搭建临时场地。例如例如1998年为世界足球赛建立的法国体育馆(Stade de France),如今再度利用为2024年巴黎奥运赛事多项田径赛事场地,新铺上的紫色跑道则使用50%可回收原料;现任巴黎市长Anne Hidalgo亦致力整治河川,使三铁游泳项目得以顺利在塞纳-马恩省河举行。
此外,选手及团队到各场馆所搭乘的交运运输,使用电动、氢能或混能式的公共运输进行接驳,且8成以上场馆与选手村的距离缩短至10公里内,减少石化燃料废气排放,不过同时也面临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灰氢」的批评。
奥运队医、联新国际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医师林颂凯,骑着由巴黎奥运主办单位提供的脚踏车接受外电访问,他分享巴黎市长在4年前大力提倡永续计划,因此当地工作车已更换为电动车,虽然还未能全面推行,但还是能感受到城市实践永续的趋势。
低碳选手村不装冷气可行吗?巴黎善用地下水冷却系统降温
占地50公顷、7000间房间的低碳选手村则主打绿建筑,除了使用低碳水泥建造,还沿用东京奥运2021年采用的环保厚纸板床,以及渔网材质制成的床垫,且房内没有装设半台冷气。
奥运期间正值酷暑,这项创举之所以可抵挡室外温度可达摄氏40度C,是因为室内打造了地下水冷却系统,透过良好的通风设计与电扇辅助,有效阻绝热气,这套冷却系统过去就曾替罗浮宫挺过多次热浪。只不过其他国家仍担忧影响运动员表现,自行㩦带移动式空调,巴黎奥运委员会也不敌舆论,最终仍采购了2700台冷气。
林颂凯也提到,台湾国家队虽然带了移动式冷气,也仅于较高温的几天使用,「但因为忘记倒冷气水箱的水而渗出来,纸板床虽然牢固唯一缺点是不防水,室友的床因此塌陷。」
增加植物性饮食减少碳排放 让选手吃得均衡又永续
巴黎也被称为美食之都,今年奥运由五位国际名厨结合法国攸久的料理文化、多元国际与永续饮食精神,规划40多种餐点,考虑选手的营养摄取及食物风味,推出许多以植物为基底的料理,包括蔬食版的红酒炖牛肉、木莎卡(Moussaka)等,更声明餐饮设备和基础设施将100%重复使用,减少餐饮碳足迹。
2024年巴黎奥运在7月26日到8月11日期间盛大举行,有别于以往奥运赛事,从里到外、城市的建设与奥运时及之后的规划,在精打细算之下策画之下,预计减少共计50%的碳排放量。